在贵州安顺市普定县城西5公里处的一座孤山上,坐落着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的普定穿洞。该遗址发掘出土文物之多,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且在国际上也非常罕见。然而,这样一块“国保地”却无人问津,昨日上午,仅有本报记者到此一游。
早在1990年,国务院便正式公布普定穿洞遗址为为数甚少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了解,普定穿洞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一九六九年五月试掘,获得大量石器、骨器。一九八一年五月中国科学院和省博物馆联合发掘,出土石器、骨器、动物化石和人类化石两千多件。
其中:骨器出土四百余件,制作精巧,形式多样,为其他地方所少见。该遗址发掘出土各类旧石器2万余件,骨器千件,2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200余件,古人类头盖骨化石2个,还有人类骨、齿多件。骨器之精,均为世界所罕见,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此外,还发现多处用火遗迹。出土文物之多,全国之冠,震惊考古学界。
昨日上午9时,记者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找到了位于安顺市普定县城西5公里处的这座孤山。该座山下四周是溶蚀性盆地,风景宜人。在爬了20多分钟山后,普定穿洞遗址浮现在记者的视线中。该穿洞洞口朝南,前后相通,为一石灰岩质溶洞,洞高约9米,宽约13米,长约30米。记者在普定穿洞逗留了三个多小时,寻找着旧石器时代所留下的痕迹。然而,期间却无一名游客到此观光旅游。